“悦“读,滋养心灵的”鸡汤“(二)
三、形成习惯:这是教师的夙愿
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阅读,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最大愿望。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并且善于阅读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让他们把心思转移到阅读上来,那么即使老师没有要求,学生也会挤出时间来阅读。其次,要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如果说兴趣是影响阅读的内在因素,那么氛围就是影响阅读的外在因素。所谓“氛围”,就是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它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如果你的周围都是在安静读书的人,那你就会被这样的氛围所感染,情不自禁地也想捧起书来读一读。在校内,我常常创造条件和学生一起阅读,创设一种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群体阅读的氛围中激发起读书的欲望,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校外,我也向家长建议要重视家庭阅读氛围的创设,给孩子安排书房,或添置书橱书柜,开辟孩子读书的天地,同时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为孩子树立榜样。久而久之,读书就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就像呼吸那样自然,简单而又不可或缺。此外,还要有一定的方法指导,因为并非书读的越多收获越大。读书既要“杂”,读各种类型的书,能丰富自己的见识;读书也要“专”,要善始善终,读整本书,以加大见识的厚度。
四、崇尚阅读:这是美好的追寻
我曾在《教育周刊》上读到了一位中学生写的《中学生阅读怎么了?》的文章。读后,我感慨颇多。文章写的是这位学生作为学校的代表在美国留学一年,亲眼目睹了美国学生的阅读方式,深深地感受到美国中学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每所学校的图书馆都存有相当数量的书籍,而且每本书都有一个阅读等级。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图书管理员会推荐不同等级的阅读书目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后,就可以到学校图书馆的电脑上接受一个测验,测验的题目比较简单,只要认真读过了这本书就能很容易答出来。答完题后电脑会给出一个分值,这个分值与读书难度等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有关。对于阅读的分数,美国学生是相当重视的,因为这些分数在学生的成绩单上都有所显示,如果分数不够的话毕业就有困难。另外,学校也会在每学期期末评出阅读量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如果超过了学校要求的阅读量,还可以获得阅读金卡,凭此金卡去吃买麦当劳之类的快餐还可以打折。美国学生一般下午3点左右就放学了,他们可以用于阅读的时间相当多。通过对照,这位中学生感到中国的学生就没有人家的那份阅读的闲暇了,整天要忙于做各种题目应付考试,根本没有时间来安排自己的课外阅读。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也推出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60种)”来让学生阅读,但由于缺少时间和应有的保障激励机制,也只是流于形式罢了。这位学生在这篇文章中道出的是自己的心声,折射出的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现实问题。
课外阅读的疲软势必会造成孩子们语言积累的缺失和精神生活的苍白,长此以往何谈言语智慧?何谈语文素养?
我一直认为,语文学习不是让孩子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各种各样的参考书和操练花样繁多的练习题上,而是要激发和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引领他们去潜心阅读大量名篇巨著,让他们走到名篇巨著当中进行精神之旅,让他们用自己那颗纯真的心去直面大师,与书中的那些高尚的人物进行心灵之约,以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和言语智慧的滋养,从而提升人文底蕴和语文素养。试想,像巴金这样的文学巨匠绝不是靠做习题“做”出来的,而是靠广泛地阅读“读”出来。他十来岁就能背诵出许多文章,难怪他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时会这样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藏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时我又想到了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虽然从教于远离都市的在偏僻乡村中的帕夫雷什学校,但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认真阅读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科书,与教师们共同研究,把那些重复的、多余的、毫无思考价值的习题一一删去,好腾出时间让学生课外阅读。经过多年探索,他终于拟出了帕夫雷什学校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其中有不少世界各国的文学名著。他认为,文学就像一条清甜溪流,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启迪学生的心智,完善一个人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在一种休闲状态下去从事自由的有益于自身发展的阅读活动。我觉得,让孩子们崇拜阅读,让书香充盈他们的心田,这才是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应尽之责和成功之举。
我还以为要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们的至爱,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舍得花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要切实减少直至消除那些机械的、烦琐的练习,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读,潇潇洒洒地去读。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作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作业来完成,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对家长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到阅读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要鼓励孩子进行阅读,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条件允许,提倡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我觉得,只有这样多管齐下,我们方能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保障和激励他们与课外阅读“零距离接触”,从而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外阅读要求落到实处。
给孩子们阅读的自由吧,让他们在书籍中自由自在地徜徉、流连,无拘无束地汲取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这样语文学习才会变得有滋有味,课外阅读才会真正成为滋养孩子心灵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