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课程”的领域及概念界定
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学习有了可选择性,教师能根据语文学习的需要进行相关的教与学活动。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的安排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教师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要以教科书为起点,对教科书有很大的依赖性,教科书的编排体系及质量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此外,单元整体教学又有不确定性,如在“读整本书”材料的选择上,教师主要还是根据教科书单元的主题进行选择,如果对语文能力的把握不准,整本书的教学就无法确保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单元整体课程”的提出,能够突破单元整体教学的限制。
作为课程框架,我们把单元整体课程分为四个领域:文化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形体)、体育课程、生活课程。这四个领域虽然相互之间有所交叉,但是经过这样划分之后,教师在执教的时候也能够有所侧重。
“单元整体课程”是以“单元整合”为基本理念的框架体系。
“单元”是课程内容,也是教学单位,根据“单元”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
“整体”作为名词,是“整个的一体”,作为动词是“整合为一体”,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是“整个的一体”的,在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是“整合为一体”的。
“课程”是一种框架体系,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框架。“单元整体课程”首先是思维框架,其次是内容框架。思维框架与内容框架相互支撑,内容框架影响了思维框架,思维框架影响了行为模式,决定了教与学的关系。
“单元整体课程”以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能力为基本的整合点,把“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学科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既包含课程内容的选择,又包含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单元整体课程”以能力的自我建构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陷入“功利性”的教育误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单元整体课程”坚持能力导向、能力整合,而非能力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