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抓好过程,突出学生的经历

学生往往容易关注最后呈现的静态的文字成果,而常常忽略成果形成以前的活动过程。为防止这样的问题出现,教师要让学生领悟到:活动的成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得出成果前的一切设想、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获取知识的艰难历程。

1)重视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单纯地观察结果,无法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分工与进度的安排是否合理,每个成员是否都积极参与,合作是否愉快,材料来源是否规范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要安排学生中期交流学习经验、成果外,也可以鼓励学生交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各种偶然性事件,把整个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过程”进行评价。另外,教师也可以尝试通过一些新的方式,如档案袋管理等来“监控”学生的综合学习过程。

2)重视学生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多种体验与收获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该注意提倡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学习体会”或“学习心得”,记录自己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专心致志、兴趣盎然,思维的活跃,想象的驰骋,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以及发现新知、产生创意时的惊喜,等等。如在“爱护周围环境”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可以建议学生把调查到的情况写一篇短文;还可以建议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建议学生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等。第一条建议关注的是学生的活动成果,第二条建议侧重于拓展学生思维,而第三条建议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却也提醒我们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多种体验与收获。

3)重视促进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多元化

学生不是同质化的原材料,而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认知方式、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人”。因此,综合性学习要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均得到合适的发展。教师要促进综合性学习凸显选择性,重视促进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多元化。

①根据主题分解学习单元。例如,“爱护周围环境”这一单元中的综合性学习,调查、了解家乡的环境污染现状和保护情况是总的活动取向,但是教师绝不能简单地把涵盖量如此大的、综合程度如此高的活动主题直接推到每一个学习小组前,这对年仅10岁的学生来说会有不小的难度。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这一大主题进行分解:家乡的水污染情况、家乡的空气污染情况、社区的绿化、学校的环保宣传小队等,然后在宏观调控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

②提供多种学习策略、风格、方法、学习技术供学生选择。例如,有的学习小组选择调查家乡的树木,我们就可以建议学生“到网络探树”以增加研究的宽度,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还可建议学生“请专家谈树”以增加研究的深度,让专业的成果启发学生的研究视角;也可让学生“去实地探树”,让学生在理性探求的基础上丰富感性体验,使研究更立体。再以“去实地探树”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三五人同行,也允许父母陪同协助。

③允许并鼓励学生用多样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综合性学习,在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应该通过认同、激励等方式,告诉学生可以通过作文、图表、模型、广告产品、诗歌、表演、绘画、歌唱等方式来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但是我们所谈的毕竟是语文综合学习,因此,应该民主、平等地建议学生多采用一些富有“语文味道”的汇报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与提升自身与语文学习更直接有关的知识、内容,使语文综合学习成为促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本章目录 共计3个
附件列表 共计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