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例5、“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编制口诀的经验和方法,自主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记忆口诀,能用9的乘法口诀口算出相应表内乘法、除法算式的得数。

2.使学生能够感受9的乘法口诀的整体结构,并发现蕴藏在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感受9的乘法口诀的结构和规律,体会数学的奇妙,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认识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能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能根据口诀口算出相应的乘法、除法的得数。

●教学难点

 

在观察比较中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准备9的乘法口诀的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流程一:复习铺垫

谈话: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共学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要先考考大家,每过一关,就能得到相应的星星作为奖励。

1.回忆口诀

课件出示题目“口诀对对碰”

二六(          四七(          五八(    

三(   )得九     )五二十五   六(   )四十二

指名生答。

2.口算算式

课件出示题目“口算小达人”。

指名生口答,并随机提问:“你想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过渡:看到小朋友们的表现这么棒,小猴也带来了很多的星星要送给大家。想看看吗?

设计思想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对18口诀的复习以及相应的口算,为自主学习9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流程二:新课教授

1.引入新课

谈话:小猴带来了这么多的星星,猴妈妈特意准备了一个神奇的盒子,每一格可以放一颗星星。

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盒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个盒子共有9行,每行有10格。

2.小组合作,编写口诀

课件出示例题图。

提问:每行有9个★,两行有多少个★呢?

交流,并明确方法:可以思考一行有9个★,两行就有两个9,共有18个★;也可以思考两行共有20格,空了2格,因此是18个★。

追问:那3行、4行、5行……9行共有多少个★呢?

课件出示表格:

小组合作,编写口诀。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先把表格填写完整,并且每人任选一格,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2)编写口诀,如果编写口诀时,对哪一句有不同意见,小组思考哪一位同学编写得更合理、更准确。

3)每人任选一句口诀,说一说口诀的含义。

学生活动:分小组合作,编写口诀。教师巡视,并给予相应指导。

3.全班交流,明确口诀

提问:29相加是多少?39呢?49呢?……99相加呢?

指名生答,明确:29相加是1839相加是2749相加是3659相加是4569相加是5479相加是6389相加是7299相加是81

追问:口诀是如何编写的呢?请一个小组集体来汇报。

小组汇报,本组编写的口诀,全班讨论易有争议的地方,例如:二九一十八还是二九十八?五九四十五还是五九四五?教师给予明确解答。

板书口诀,并请学生及时修改调整自己编写的口诀。

全班齐读口诀。

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积累了大量编写口诀的过程,从填写表格到口诀的编制,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已经非常了解并熟悉了。因此,这里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交流,调动已往的知识经验编写出9的乘法口诀。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发展数学能力、思维水平的有效活动。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维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流程三:探索规律,记忆口诀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表格,提问:请有序地观察例5中的图,29相加,比20少几?是多少呢?

2)指名生答,明确方法。

3)生自主观察例5的图,并认真填写表格。

4)小组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5)全班交流:29就是比20239就是比303……99就是比909

6)指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有趣的规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

7)追问:9的乘法口诀是所有口诀中蕴含规律最多的,你还能仔细观察,发现哪些有趣的规律吗?

8)全班交流,并明确:口诀中积的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的和都是9,例如二九十八,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8合起来是9;再如如果是几和9相乘,积的十位上的数就比这个“几”少1,例如三九二十七,27十位上的2就比31

9)再追问:除了每句口诀里蕴含的这些丰富的规律,我们把口诀联系起来,对应着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呢?

10)全班交流,指出:“二九十八”和“九九八十一”,它们的积分别是“18”和“81”;“三九二十七”和“八九七十二”,它们的积分别是“27”和“72”;“四九三十六”和“七九六十三”,它们的积分别是“36”和“63”;“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它们的积分别是“45”和“54”。

设计思想  由于9的乘法口诀蕴含了很多规律,因此有多种特殊的记忆方法。这里我们先利用“想想做做”1题和学生一起观察并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然后再进行记忆口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

 

2.根据规律,记忆口诀

谈话:瞧!大家运用自己的智慧发现了这么多既有趣又有用的规律,下面就请大家活学活用,让这些规律来帮助大家记忆9的乘法口诀吧!

生独立记忆口诀。

同桌互相背诵9的乘法口诀,并互相帮助,提醒对方有误的地方,并及时把自己的好办法分享给对方。

指名生有序地背诵口诀。

全班齐背口诀。

完整口诀:只出示口诀的前半句,让生完整地说出后半句。

生生对口诀游戏:一人出,另一人说,例如“(  )九三十六”“四九多少”等。

▍流程四:巩固口诀,实际应用

1.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生自主口算,并填写在书上。

2)指名生回答。

3)提问:都用哪句口诀?

4)指出:一般乘法口诀都能口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2.做“想想做做”第2

1)谈话:我们知道了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口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先把口诀填写完整,再口算得数。

2)生独立完成,并填写在书上。

3)指名生答,先说口诀,再说算式。

4)全班读一读。

5)追问:除了“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2题里出现的9的乘法口诀以外,剩下的口诀各能口算哪些算式呢?一起来看下一题。

设计思想  由于今天的口诀数字较大、量较多,因此虽然学生发现了很多规律,但未必能在很短的时候内掌握与消化。所以这里及时帮助学生梳理每一句口诀所能口算的算式,既能给学生加深记忆,也能提高学生应用口诀的能力。

 

3.做“想想做做”第3

(1)生独立口算,并填写在书上。

2)全班交流,指名生答。

3)提问:计算每组题时你想到了哪句口诀?

4)追问:哪几组算式还能说出另外两道有联系的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

▍流程五:拓展延伸

1.谈话:其实,记9的乘法口诀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方法呢!想不想看一看?

2.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的内容。

3.学生自己模仿着一边做,一边齐背“9的乘法口诀”。

(本教学设计由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杨莉老师提供) 

本章目录 共计8个
附件列表 共计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