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参精要

三 袋 麦 子

 阅读指导

1. 初读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自己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尝试解决。其次,指名让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相机作出评价,并指导读准字音和读通一些长句子。例如:“食、止”是翘舌音,“馒、搬、份”是前鼻音,“棒、防、访、仍”是后鼻音,“干”是多音字,文中“能干”的“干”字应该读“gàn”。课文中一些难读通的长句子应该指导学生多读几遍,相机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读全文,说说课文的大意,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精读感悟。

指导学生精读,要教给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共思想、共行动,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读第一至四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读第一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各”“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来了解故事的由来。读第二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黄灿灿”“开心”“迫不及待”等词语来体会小猪得到一袋麦子后的开心以及处理麦子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现小猪的开心。读第三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饱满”“看了又看”“多好”“保存”“经常”等词语来体会小牛得到一袋麦子后的高兴心情以及把麦子保存起来慢慢享用的处理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和小牛一起看,一起想,一起做。读第四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上等的麦种”“全种下了地”等词语来体会小猴把一袋麦子种下了地的处理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分自然段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再把四个自然段联系起来,整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一是说说小猪、小牛和小猴处理一袋麦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二是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及语言形式,分别说一说: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小牛看了饱满的麦粒,会说些什么?小猴看了麦粒,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读第五至第九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一年以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对土地爷爷说的话以及土地爷爷的反应与评价,体会小猪、小牛、小猴和土地爷爷的情感,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读第六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感谢”“最好吃的东西”“舔了舔舌头”来体会小猪的憨厚可爱;抓住“忍不住”“哈哈大笑”来体会土地爷爷的反应。读第七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至今”“还没吃完”“仍有”等词语来体会小牛的“节俭”;抓住“点点头”体会土地爷爷的反应。读第八、九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拉着”“神秘”“满满的”“收获”等词语来体会小猴的勤劳以及收获后的自豪、喜悦的心情;抓住“抚摸”“兴奋”等词语体会土地爷爷对小猴聪明、能干的热情赞美。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在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再把五个自然段联系起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及情感。一是说说土地爷爷的反应与评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二是说说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要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写字指导

    本课生字中,“份、保、防、访、仍”等左右结构的字,要左窄右宽,左紧右松。

本章目录 共计6个
附件列表 共计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