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头
重/难点
重点:感知林教头、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本文主要写林冲被发配沧州路过柴家庄与洪教头比武并打败他的事,语言明快洗练,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通过阅读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了解人物个性特点,是学习本课的重点。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刻画人物,叙述事件上,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代表性,要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
突破策略
1.解题引读,粗知大意。
从文题“林冲棒打洪教头”中,可以看出本文主要有两个人物:林冲和洪教头,联结他们关系的是“棒打”。教师可以从解释题目入手,提出以下问题:林冲是谁?他为什么要打洪教头?洪教头又是谁呢?打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等等,以此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在初读之后,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结构和内容。
2.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特点。
本文在表现人物方面运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具体。教师把描写林冲和洪教头的内容进行分类列举,引导学生阅读体会。
(1)表现林冲个性特点的句子。本文表现林冲的人物特点主要采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林冲具有谦恭礼让、武艺高强的特点。
1)动作描写:“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躬身施礼”表现出林冲非常谦恭,以礼待人;“林冲起身让座”,“起身让座”表现了林冲的谦恭;“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写出了林冲看准时机,一招制胜,表现了林冲武艺高超。
2)语言描写:“林冲连忙说‘不敢,不敢’”“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这几句中的“不敢”“请教了”“就算是输了吧”等,表现了林冲非常谦恭礼让。
(2)表现洪教头个性特点的句子。和林冲相比,洪教头的人物特点是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虽然技不如人还不虚心求教。对他的描写主要采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从描写的方法上要比对林冲的描写还多,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林冲的人物特点。
1)外貌描写:“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挺着”“歪戴”形象地表现了洪教头的傲慢和粗俗。
2)神态描写:“洪教头全不理睬”,面对林冲的“躬身施礼”,洪教头却“全不理睬”,可见洪教头的傲慢无礼、骄横强势;“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让客人“上首坐”才是古人的待客之道,洪教头“不相让”直接就坐了“上首”,表现了洪教头骄横无礼。教师要解释一下“上首”就是让客人就做的位置,两人并排坐,左边为上首。
3)语言描写:“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洪教头说的这两句话充满对林冲的冷嘲热讽,既表达了他对林冲不服气,也表现了他自恃清高、心胸狭窄的特点。“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表现了洪教头藐视他人、逞凶好强的特点。用“来!来!”“来!来!来!”非常简洁传神地表现了他目空一切的样子。
4)动作描写:“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用“脱”“拿”“耍”“喝”对洪教头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他目中无人、虚张声势的特点。
“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洪教头被林冲一招打倒,可谓威风扫地,可见前面他的各种“表演”都是虚张声势,也衬托出林冲谦虚忍让、武艺高超的特点。
3.设问引读,感受经典。
本文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章节,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人物表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文只是写了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样一个情节,后来这些人物的命运又会怎样呢?为了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星期,教师可以做一些拓展,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继续阅读《水浒传》中的其他故事,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还想知道林冲后来怎么样了吗?课下阅读《水浒传》的其他篇目。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再选取《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精彩章节,让学生集体阅读,谈谈读后感受,加深对对古典名著的了解,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
突破反思
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手法,了解了林冲和洪教头的人物特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学习本课还可以结合电视剧《水浒传》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边欣赏视频,边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