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真美
读书指导
1. 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提示 注意“傍、芒、壮、涨”都是后鼻音;“染、壮、沉、涨”都是翘舌音;“蓝、 慢、沉、灿”都是前鼻音。“烂”和“蓝”音节相同,但声调不同,它们的韵母都是an,不是ang。
检查读书情况时,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落来读。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大体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2.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把傍晚时分太阳慢慢落下、变化的过程写 出来了,并通过写夕阳照耀下的其他景物的变化来表现夕阳之美。这些段落描绘出来的如画美景适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理解和感悟。
第二自然段重点是让学生感悟到夕阳西下时的“壮丽”。可以先让学生看 与文字对应的画面,说说对画面产生的感受,如太阳“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西山“连绵起伏”,“披着夕阳的余晖”,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到“壮丽”,理 解壮丽的景象是怎样的。再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出感情来。
第三、四自然段要重点体会太阳下沉时自身及其周围云朵色彩的变化, 感受夕阳落山后留在天边的霞光的“灿烂”景象。这两段很容易读懂,适合学生自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画画,在画画的过程中表达对课文语言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读读课文,评一评图画作品,让学生 在比较、欣赏中检查自己读课文的准确、细致程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 由地、美美地读课文,直至能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
第五自然段写爷爷、奶奶看了美景之后的愉快心情,这一点要让学生体会,进而要联想到“我”的心情一定也很快乐。再用这样的情感去朗读全文。
3. 指导全文背诵,可以按夕阳“西斜一下沉一落山”的顺序,先用引背、分 段背的方法分解难度,再用有感情地背、比赛背等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跟 背、试背,最后达到成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是让学生进入情境,从而达到熟记的有效方法。如读“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可读得慢一点,沉重一点,让人感受到缓慢下沉的过程,读各种色彩时,可以稍慢些,以突出色彩的美丽,也可给人一种目光 流连、不忍移开的感觉,省略号的停顿时间要稍长,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 朗读技巧上作适当指导,可以使学生读得更入境入情。
写字指导
“壮”字含有一个新学的偏旁(将字旁),要教学生正确书写,右边是“士”, 不要写成“土”。“蓝”字笔画较多,要教学生把中间部分写紧凑,不可松散。本课的生字较难写,课上应多给学生做些指导,多留些写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