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6366页的例6及“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十第81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流程一:谈话引入

1.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7×627×427○(□+□)

25×(24)=□○□○□○□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3.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思想  复习乘法分配律,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做好准备。

▍流程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例题6情境图。

提问: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收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中国象棋一副32元,围棋一副58元。

所求问题:买102副中国象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2.解决问题。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指名说说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2×102

为什么这样列式?32×102实际上是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32×102就是指10232

2)提问:32×102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先想一想,算一算,再将你的想法和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计算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设计思想  结合实际,用口算的方法想一想如何进行简便计算,再进一步迁移到乘法分配律上,使学生将口算方法与应用乘法分配律结合起来,理解口算方法实际上就是利用了乘法分配律。

3.组织全班汇报。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汇报预测:

算法一:用竖式计算。

算法二:先算10032,再算232,最后把它们的得数相加。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算法二,强调算法二中的每一步计算我们都可以通过口算得出,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提问:回顾计算的过程,谁来说说,我们计算的步骤是什么?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样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设计思想  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理解竖式计算也是利用了乘法分配律,只不过写的方式与递等式的方式不同。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组织评议。

2)小组讨论。

提问:什么样的算式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两个数相乘,其中的一个乘数接近整十或整百数时,我们可以将这个乘数写成整十或整百数加(减)几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当两个相加(减)的乘法算式中有相同的乘数时,我们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设计思想  通过例题和“试一试”,学生总结归纳怎么样的算式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要求学生在计算前对算式进行审题。

▍流程三:反馈完善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让学生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第一小题是顺向的改写,第二小题是逆向的改写。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板演后,集体交流。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有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顺向应用,有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先对各个算式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加深对这些算式的特点的理解。

注意比较,也可以将算式按列分成3组分别进行练习。

3.完成练习十第8题。

8题,巩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的方法。

设计思想  通过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巩固练习,学生牢固掌握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流程四:例题变式

将问题改为“买98副中国象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设计思想  巩固前一课自己探索的乘法分配律的变式形式,将例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解决这个问题上,培养学生灵活应变、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流程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学习“你知道吗”,用递等式来表示其中的方法。

(本教学设计由南京市建康路小学侯骏老师提供)

本章目录 共计7个
附件列表 共计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