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调研目的,设计恰当问卷题目
问卷调查是老师们最常用到的调研方式,问卷调查的优点是简便、省时,调查面宽,能收集大样本信息,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问卷调查的不足是问卷设计总体反映的是调查者的主观判断,而且无法在调查过程中对其进行修正,另外收集资料容易表面化,不能深入了解问题。因此,在问卷调查前、后应该进行一定数量的学生访谈,将个别学生学习中的真正的问题找到,使问卷设计更加趋于客观。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问题的代表性以及采取的教育教学行为应有的覆盖面。学前问卷调研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调研题目不好编制;第二,搜集的调研资料不会分析;第三,调研结果不能有效运用到教学中。那么怎样才能做好问卷调研与访谈,并把调研结果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呢?
老师们在设计调研问卷时,容易随意编制题目,不太考虑题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时就是零散知识点的呈现,至于“学生做对了能说明什么?做错了又能说明什么?”老师们的心里完全没有预期。而作为一份有效的学生调研问卷,则需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明确这份问卷需要从哪几个维度呈现调研内容?这几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每个维度之下需要呈现哪种类型的题目?这些题目是否能够帮助自己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全面了解学生?这些题目之间必须存在合理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否则,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体现和反映出研究的主题必将受到质疑。
☞案例指引一:五年级学生对分数概念理解水平的调研
一、问题的提出
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分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内容,是儿童将来学习许多数学概念和技能的基础和关键。分数概念的理解对于后续学习更加复杂的“比的知识”、“分数应用题”等内容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分数”的影子,但是分数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有很大影响,那么该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尤其是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学习中的困惑(难点)是什么?在五年级学习之后,还有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对学生进行调研,调研围绕如下几个问题进行:
1.五年级学生怎样理解分数的产生?
2.五年级学生对“等分”理解到什么程度?
3.五年级学生在理解“整体 1”或“单位量”时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
4.五年级学生借助不同直观模型理解分数概念的水平怎样?
二、研究过程
(一)测试
1.关于被试
本次调研选取了五(10)和五(12)两个班,共 63 名学生进行测试。
2.关于测试题目的说明
试卷两张,时间35 分钟。
维度 1:五年级学生怎样理解分数的产生?
题目 1: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要有分数呢?或者分数有什么用呢?并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分数的产生是否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维度2:五年级学生对“等分”理解到什么程度?
(1)下图中阴影部分能不能用表示?如果不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为什么?
(2)下面哪个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如果不能,请说明为什么?
设计意图:等分是学生理解分数的基础,学生对于等分理解的程度
维度3:五年级学生在理解“整体 1”或“单位量”时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
(1)① 小明全家 5个人平均分一个蛋糕,每人吃这个蛋糕的 。
② 把 5 支铅笔平均分给 5个学生,每个学生分的铅笔数占总数的 。
③ 把 10个苹果平均分给 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 。
④ 把2 盒巧克力平均分成 5 份,每份占2 盒巧克力的 。
⑤ 5 只小猴分 6 根香蕉,平均每只小猴吃这些香蕉的 。
⑥ 请在这条线段上找到“1 米的的
”并画出来。
设计意图:基于《教与学的新方法》中提到的认识“整体 1”的六种情况,了解不同情境对于学生理解“单位 1”以及理解分数有哪些困难或障碍。
(2)同样是,为什么足球场面积的
比篮球场面积的
大?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实质还是解决“单位 1”的问题。
(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 平方分米,请按要求画出。
设计意图:对于表示“量”和表示“率”的两个分数,考察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程度。
维度4:五年级学生借助不同直观模型理解分数概念的水平怎样?
① 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哪些分数?
②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③ 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能表示吗?如果能,请写出来;如果不能,请写出理由。
④ 填一填、画一画。
ⅰ请在下面的数轴上填出适当的分数。
ⅱ 再将在上面这条数线上标记出来。
设计意图:孩子运用不同直观模型理解分数时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哪些模型对于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效果要好一些?
(二)访谈
主要是随机选取做错题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
(三)对调研过程的说明
调研过程中要注意:第一,重点观察典型学生(平时理解力较强的和理解力较弱的);第二,重点关注学生在 5、6、7、8、9 这几道题目中的解答过程并随机访谈;第三,在回收问卷后,及时访谈出现典型错误的学生。调研时需要2~3 位教师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