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整理与练习(1)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748页的整理与练习的“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因数和倍数,能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偶数和奇数;加深理解质因数,能正确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能整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内容,沟通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应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一步掌握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思维的初步经验,提高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加深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整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和与同伴互相交流、倾听等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整理、应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流程一:知识系统整理

1.小组讨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举例说说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组织交流: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你是怎样发现的?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形成板书:

2.引导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整理与练习,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回顾253的倍数的特征,用我们学会的方法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会判断偶数和奇数、质数与合数,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练习与区别,练习分解质因数,提高我们对这些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整理与练习

设计思想  在介绍相关概念的含义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具体的乘法算式进行表达。怎样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也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说。在讨论253的倍数的特征时,既要让学生说清楚特征是什么,更要引导他们回忆相应的探索发现过程,突出具体现象到一般规律的过程价值。

▍流程二:练习与应用

1.做“整理与练习”第1题。

同桌相互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指名交流,说说每组里因数和倍数关系。

补充:89      1351

提问:这两组数中的两个数有没有因数和倍数关系?为什么?

2.做“整理与练习”第2题。

1)口头回答101215的因数,教师板书。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独立写出后四个数的全部因数。全班集体交流。

3)引导:关于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把你了解的分享给大家。

交流后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任何非0自然数的最小因数都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3.做“整理与练习”第3题。

1)补充:口头回答4512的倍数,教师板书。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提问: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后指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2)出示第3题,读题,明确题意。

学生独立选数、完成填空,全班交流核对。

提问: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哪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追问: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3的倍数?

4.做“整理与练习”第4题。

1)读题,明确题意。

2)第一题要求:组成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两位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三位数呢?

交流后指出:根据要求组成两位数时,个位上的数一定是0,而十位上的数可以从138这三个数中进行选择,显然符合要求的是30,三位数则是180810

第二题和第三题要求:组成最大的偶数和最小的奇数。

引导:怎样判断偶数和奇数呢?

自己写出组成的最大的偶数和最小的奇数。

交流后指出:要组成一个偶数,其个位上的数可以是08,个位上是0时,最大的偶数是80;个位上是8时,最大的偶数是38。由此可知,符合条件的是80。同样的方法,不难推想出:最小的奇数是13

 5.做“整理与练习”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质数和合数是按什么来分的?

让学生自己圈出题中的质数,画出合数。全班交流核对。

引导:同学们,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我们研究的这些数都是什么范围内的数呢?(大于0的自然数)所以我们可以将大于0的自然数怎样分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板书。

6.做“整理与练习”第6题。

让学生先标出质数和偶数,全班交流,课件呈现结果。

提问: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吗?

学生举例回答。

引导小结:要说明一个结论正确与否,我们可以举出反例来证明。例如要判断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只要举出合数9是奇数这个例子就可以了,这里合数9是奇数就是一个反例。

交流后指出:最小的质数是2,是偶数,比2大的质数都是奇数,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

7.做“整理与练习”第7题。

1)读题明确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全班交流结果。

提问:你能看出这道练习是复习的哪个知识吗?(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说说算式中哪些数是哪个数的质因数。

3)把下列数分解质因数。

     24    45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核对。

▍流程三:拓展练习

趣味练习:

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从左向右依次是:

1.10以内最大的质数。

2.最小的合数。

3.最小奇数的5倍。

4.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23的最小公倍数。

6.既是6的倍数,又是6的因数。

7.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8.比最大的一位数小1

解决问题:

有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硬纸片,将它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同样大的小正方形(硬纸无剩余)。剪成的小正方形边长最长是多少?一共可以剪几个?

设计思想  分层次的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了学生足够的探讨空间去体验、去领悟,把主导和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其方法是学生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生成的。

▍流程四:全课小结

    谈话: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思想  单元整理与练习课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建立知识网络,使之能对后续的学习起到迁移及举一反三的功用,本课做了这方面的努力,力图既夯实学生的双基,又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

(本教学设计由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唐莉老师提供)

本章目录 共计11个
附件列表 共计0个